自然科学类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——暨202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答辩会
时间:2025-10-22

10月17日下午,我院自然科学类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暨202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答辩会在园林楼北楼228报告厅成功举办。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李一博教授、周少立教授,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苏超教授、苏汉东教授、涂礼莉教授受邀担任评委并进行指导。经自助申报及资格审查,共有来自果树学、观赏园艺学、茶学、蔬菜学20位优秀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参加答辩。评审会上每位候选人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、科研成果、获奖荣誉及未来规划进行了精彩的汇报,展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深厚积累和独到见解,现场师生齐聚,学术氛围浓厚。

2025年园林院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答辩会现场

答辩环节中,候选人依次登台汇报,研究聚焦农业科技前沿与产业需求。林学博士周婷婷通过两年自然观测与多组学分析,介绍了光温信号调控树木季节性衰老的机制,为林木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;果树学博士何政辰深耕柑橘红色性状,成功分离鉴定出山金柑果皮中特异积累的红色色素玉红黄质,挖掘出关键合成酶基因并研发玉红黄质细胞工厂;茶学博士普倩构建茶叶工业化加工品质组学研究技术体系,结合微生物组学、代谢组学解析茶叶加工品质的形成机制,其研发的合成微生物群落已在工业化发酵中初步应用,助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。

何政辰答辩

扎根实践沃土,书写青春华章。蔬菜学博士罗广保在深耕结构变异检测算法开发的同时,创办科普微信公众号,发布 77 篇农业科普推文,其中两篇阅读量突破 10 万,累计吸引 4605 人关注,让专业知识走进大众视野;他还参与 “狮子山杯” 篮球赛斩获季军与冠军荣誉,在文体活动中锤炼团队协作能力,更获广州 “菁英计划” 17.7 万元留学资助,受邀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,展现了多元发展的综合素养。果树学博士杨坤 2025 全国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经验交流会上,凭借扎实的研究成果斩获 “优秀报告奖”“优秀论文奖”;更在 “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 + 创新大赛” 中一路突围,摘得全国总冠军,并荣获 “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” 称号,其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与创新活力在赛事中得到充分彰显。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更把责任与创新刻进实践的脚步中,以科研工作者的担当,在学术与社会服务的坐标系里,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。

杨坤答辩

果树学博士李梦迪深耕柑橘品质调控与可溶性糖积累研究,明确液泡膜糖转运蛋白CsTST2的糖转运功能,并解析了钙信号调控该蛋白活性与表达的机制,为高糖优质柑橘育种提供关键靶点与支撑,充分展现出青年科研者扎实的专业能力与服务产业的科研初心。蔬菜学博士费得清深耕植物分子遗传与蔬菜遗传改良领域,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。他首次发现转座子蛋白可直接调控高等植物发育,打破了传统认知;阐明转座子蛋白 AMC 调控其命名的生菜 LsKN1 蛋白稳定性,进而影响生菜多个重要农艺性状,为育种提供支撑。并首次报道 KNOX 家族 SUMO 化修饰,证实转座子蛋白的去 SUMO 化功能,填补相关研究空白。其研究兼具理论创新性与产业应用价值,彰显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硬核实力与开拓精神。

费得清答辩

答辩尾声,评委专家结合科研创新性、成果实用性及答辩表现等维度综合评审,现场投票拟定ok138cn太阳集团529202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(自然科学类)推荐人选为:何政辰、普倩、宋晓婵、王婷婷、李梦迪、费得清、谌敏、张泓、王丽慧、杨坤。

文字:宋云

摄影:宋云慧

审核:陈炫希